摘要: 為了解達氏鱘( Acipenser dabryanus) 幼魚適宜的飼料蛋白質水平,試驗選取平均初始體重為( 400. 68 ±8. 55) g 的健康達氏鱘幼魚為試驗對象,在室內流水系統中進行為期8 周的攝食生長實驗。試驗魚隨機分為5 組,每組3 個重復,每個重復30 尾魚,分別飼喂蛋白質水平為30%、35%、40%、45%、50%的5 種等脂等能飼料。試驗期間,水流量為6 L/min,水溫( 24. 0 ± 1. 0) ℃,溶氧大于6. 0 mg /L,氨氮小于0. 02 mg /L。結果顯示: 增重率隨飼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飼料系數呈現相反的趨勢。蛋白質效率隨飼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緩后下降的趨勢。各試驗組間肥滿度無顯著差異。肝體比和臟體比隨飼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各試驗組間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含量無顯著差異,飼料蛋白水平為50% 的試驗組的谷丙轉氨酶( ALT) 和谷草轉氨酶( AST) 活力顯著高于其他試驗組。本試驗中胃蛋白酶活力與飼料蛋白水平呈正相關關系,淀粉酶活力呈負相關關系,脂肪酶在各試驗組無顯著差異。魚體蛋白和脂肪含量均隨飼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別對增重率、飼料系數這二者與飼料蛋白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二次回歸分析,得出達氏鱘幼魚飼料中適宜的蛋白水平為1.5% ~ 42.97%。
張磊,危起偉*,張書環, 頡江,褚志鵬, 魏開建, 文華, 蔣明. 飼料蛋白水平對達氏鱘幼魚生長性能、體組成、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淡水漁業, 2016 46 (6): 79-85.
附件下載:/Upfile/2015/12/24/201512245635956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