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論文《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被評為“中國科技期刊農林學科年度優秀論文”特等獎
近期,本課題組危起偉研究員為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中國水產科學, 2013, 20 (1): 1?11)被評為“中國科技期刊農林學科年度優秀論文”特等獎。此外,該論文也成功入選“F5000”(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優秀論文。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馴養條件下性腺發育并最終成熟是突破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的關鍵環節,有效的養殖模式對促進中華鱘性腺發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實現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論文探討了不同養殖模式(水溫和營養調控)對中華鱘性腺發育狀況的影響;揭示了中華鱘在仿自然變溫或恒溫的養殖環境中,性腺均可發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飼料、飼料中添加鮮活魚或冰鮮魚以及僅用鮮活魚或冰鮮魚飼喂,均能夠使部分中華鱘性腺發育啟動,但添加鮮活魚或冰鮮魚組性腺發育啟動的比例較高;人工養殖條件下,中華鱘在純淡水中全人工繁殖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