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動態
-
2024 04.19科技先行 生態為底(快評)
用上新科技,告別靠天吃飯;尾水生態回收,不給太湖“添負擔”……從傳統的圍網養殖向生態養殖轉型后,蟹農們驚喜地發現養蟹變得省力省心、效益提升,還保護了太湖的優美生態。 這一場景正是我國近年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持續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水...
-
2024 04.19我國水產養殖種類達300種以上
作為世界漁業大國里首個實現養殖產量超過捕撈業的國家,我國內陸河流、湖泊、水庫和坑塘等水域灘涂面積5.5億畝,適宜開展養殖生產的內陸水面面積約1億畝,宜漁水域面積廣闊。“漁業領域踐行大食物觀有基礎、有優勢,潛力巨大。”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
-
2024 04.19遵義桐梓:“十年禁漁” 鳥魚同樂
實施“十年禁漁”是水域生態修復的一項有力舉措,近年來,桐梓縣把“十年禁漁”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圍繞“人”和“船”,緊盯“水”和“岸”,推動“十年禁漁”工作走深走實,讓水生物資源從“休養生息”到“生生不息”。 今年是桐梓縣落實“十...
-
2024 04.18門源成為西北最大冷水魚魚苗供應基地
4月16日,記者從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獲悉,門源縣積極發展冷水魚特色產業,建成冷水魚繁殖和育苗基地,年均銷售冷水魚魚苗320萬尾,目前已占據青海省內和云南、貴州、四川、甘肅、西藏、新疆、山東、山西等地較大市場份額,2...
-
2024 04.18長江禁捕青海段取得階段性成果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長江禁捕工作啟動以來,青海通過“建機制、強宣傳、嚴執法、夯基礎、促恢復”等多種舉措,指導建立省、州、縣三級禁捕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完善部門聯席、聯動執法、網格化管理、信息調度、督導檢查、有獎舉...
-
2024 04.17容縣平貫村:發展特色養殖產業“鱘”出致富新路
近年來,容縣楊村鎮平貫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優勢,以生態養殖為切入點,引導企業到村里發展鱘龍魚特色養殖產業,“鱘”出鄉村振興路。 走進平貫村益源生態養殖場鱘龍魚養殖基地,錯落有致的陸基圓形池與山...
-
2024 04.16長江鱘在人工“婚房”自然繁殖成功
近日,2024年長江鱘野外天然水域產卵場改造與自然繁殖試驗取得成功,為實現長江鱘野外種群重建邁出了重要一步。該試驗在長江宜賓江安段進行,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單位...
-
2024 04.16中國農業技術讓大家一起受益 ——探訪中國援蘇里南農業技術合作中心
“中國專家傳授的農業技術讓我和我的家人以及附近許多農戶一起受益。”24歲的蘇里南農民阿斯特蘭多·利維爾德說,這是他兩年前無法想象的。 中國援蘇里南農業技術合作中心技術援助項目位于距蘇里南首都帕拉馬里博市中心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薩拉馬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