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一行到位于仙桃市張溝鎮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黃鱔人工繁育示范基地調研。長江所所長鄒桂偉,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負責人胡振,仙桃市農業農村局、張溝鎮人民政府等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主要圍繞進行黃鱔人工繁育、苗種培育、成魚養殖、新品種選育和綜合種養等方面進行。崔利鋒一行實地查看了繁育示范基地車間,聽取了長江所李忠研究員關于黃鱔人工繁育技術研發、繁育設施研制、種質資源評價、新品種選育等相關工作匯報,并詢問了有關情況。
崔利鋒對長江所突破黃鱔全人工規模化繁育和開展產業示范應用工作給予了肯定,并希望長江所在加強黃鱔人工繁育示范推廣和新品種選育力度的同時,借鑒黃鱔繁育知識和經驗,解決鰻鱺人工繁育這一“卡脖子”問題,服務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
黃鱔是重要的淡水養殖種,2019年全國產量31.9萬噸,基礎產值超過200億元,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同時黃鱔又是獨特雌雄同體、雌性先熟的性逆轉魚類,具有極高的性別研究價值。同鰻鱺產業一樣,黃鱔產業一直靠捕撈野生苗種進行再養殖,產業始終困于資源量無法擴大;人工繁殖瓶頸的制約,也限制了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的推進。2013年以來,長江所李忠研究員開展了全人工規?;庇芯?,于2019年通過長江所和仙桃市人民政府組織的11家教學/科研單位專家團隊的現場驗收。相關研究成果在湖北仙桃和四川宜賓開展了產業示范,取得了極好的示范效果和產業影響,開啟了科研和產業升級之路。

調研現場

調研現場

調研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