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為市圍繞“一縣一業(特)”水產全產業鏈發展規劃,高位推廣和應用稻蝦綠色健康養殖模式,走出了一條“穩糧增蝦、提質增效、綠色生態”的現代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無為小龍蝦的名片日益響亮,小龍蝦產業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大“引擎”。
5月正是小龍蝦上市的旺季,走進無為市陵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小龍蝦苗種早繁基地,在連片的小龍蝦田里,工人們熟練地一節一節收起地籠,小龍蝦按大中小規格被分揀后發往全國各地。正是因為無為市氣候適宜,水質好,養殖的小龍蝦肉質緊實鮮嫩而且活力強,所以頗受市場和消費者青睞,獲得大量回頭客。
“我們整個公司的每天產量大概在3萬斤的成蝦,4000多斤的蝦苗,目前銷售主要以回頭客為主。我們這種紅殼蝦大部分是比較耐運輸的,發往內蒙和東三省以及福建比較遠一點的地方,我們青殼蝦主要銷售本地的,像南京、合肥以及上海市場。”無為市陵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少波說。
作為蕪湖市稻蝦綜合種養規模最大的無為市陵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通過小龍蝦苗種早繁,以達到小龍蝦提早繁殖、提早放養、提早上市目的,相較于傳統的“稻蝦”模式,還可以提高水稻產量。
“通過早種水稻、早放種苗、早收割、早上水,達到來年蝦苗和成蝦早上市的一個目的,目前整體上能夠比相同類型的提早一個月上市,而且通過早種水稻,水稻畝均產值能夠增收大概1000到1500斤左右,小龍蝦產量也能每畝提升50斤到100斤左右。”無為市陵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少波說。
稻田里養蝦,小龍蝦與水稻共作共生,“一只蝦”“一袋米”正逐步成為增收致富的新路徑。目前,無為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28萬畝,去年,無為市被中國水產流通和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稱號并舉辦首屆首屆小龍蝦節,2024年預計小龍蝦年產量可達3.2萬噸,綜合產值超25億元。
“下一步,無為將在現有水產養殖的基礎上同時配套完善冷鏈物流和加工小龍蝦全產業鏈建設,以及借助節慶舉辦進一步提升養殖戶養殖效益,做響無為龍蝦品牌,促進鄉村振興。”無為市漁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菲菲表示。(何義安)
(責編:劉穎、韓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