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湖北宜昌漁民劉明在長江意外地網起一條大約45斤的中華鱘。他趕緊送到宜昌市漁政處。最后將這條中華鱘放歸長江。
8月30日上午,漁民劉明在夷陵長江大橋江段起網,意外地撈起一條約45斤的中華鱘。
劉明介紹,昨天早上7點半,他和往常一樣在夷陵長江大橋江段捕魚,感覺漁網格外重,撈起來一看,“這好像是條中華鱘!”他趕緊送到宜昌市漁政處。隨后趕到的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這條大魚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經過測量,這條中華鱘全長157厘米,體重在45斤左右,年齡4-5歲,是近5年來誤捕的最大中華鱘個體(如圖)。專家用PIT芯片掃描儀掃描,沒有發現其體內植有追蹤芯片。
中華鱘研究所工程師唐錫良介紹,前兩年放流的中華鱘PIT標記是選擇性標記,并非所有放流的中華鱘身上都有標記。究竟這條中華鱘是野生還是人工繁殖后放流的,專家現場采集了中華鱘的胸鰭和尾鰭樣品,希望能通過DNA檢測查明它的身世。
據了解,按照中華鱘的習性,此次8月底誤捕到中華鱘,在宜昌水域比較少見。專家分析,中華鱘駐足這片水域,可能說明該水域生態環境比較好,食料比較豐富。
體檢確認這條中華鱘身體沒有損傷后,工作人員以及漁民劉明一起,最后將這條中華鱘放歸長江。(來源:中國漁業政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