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業報8月15日訊 7月24日至8月4日,由農業部主辦、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中國農業科技十年發展成就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
開幕式當天,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陳萌山等領導親臨漁業科技展臺,詳細了解水產優良品種、漁業裝備等參展成果,對水科院10年來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成就、為漁業產業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希望水科院進一步加大漁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力度,為建設現代漁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悉,為充分展示漁業科技十年發展成就,水科院精心組織水產優良新品種、漁業裝備工程、遠洋漁業、水產病害防控、水產品加工等多領域的12項自主創新成果參展。展會上,采用活體、實物、模型、視頻等多種方式,集中展示了黃海所中國對蝦“黃海2號”、大菱鲆“丹法鲆”,南海所“南鋒”號海洋科考船,珠江所大口黑鱸“優鱸1號”、莫荷羅非魚、草魚出血病疫苗、水產病害視頻遠程診斷系統,淡水中心雜交青蝦“太湖1號”,漁機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池塘生態工程養殖技術、飛船返回艙“高海況打撈裝備”、魚糜制品和海參制品等重要成果,充分體現水科院在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綜合生產能力、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提高工程裝備水平等方面助推漁業發展所發揮的科技支撐作用。(來源:湖北水產政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