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基地各部門人員一切尚好。
2.今天在大院值班的人員為:王凱、陳昌良、魯軍;陳閩、張瀟峮參加文化坊社區防控;魯力、段辛斌、艾曉輝、李慶國參加永紅社區防控。
3.曹經曄副所長雖然被阻隔在深圳,但時刻掛念荊州基地的防控工作,關心一線的防控人員,除經常對荊州基地的防控工作作出指導外,還經常打電話給一線的同志,不斷地鼓勁、加油、關懷。從昨天到今天,又幾乎給基地防控第一線的所有同志通了電話,詢問了他們的身體情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再三叮囑在搞好防控的同時,要保護好自己,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社會的負責,詢問對防控工作的意見,對組織有什么要求,所里、基地一定會重視你們的意見,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以最快速度解決等等,給予了基地防控第一線人員巨大的精神鼓勵。一線的同志表示,領導的慰問和鼓勵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4.今天同時得到了兩個社區的關懷,文化坊社區為28號院提供了青菜、紅薯等;永紅社區為基地大院提供了南瓜。基地值班人員在發放過程中做到了有序發放,除做好登記外,還按要求做到站隊每人間隔1.5米,保證送愛心的同時,做好防護工作。
5.今天值班人員反映有社會車輛進出基地大院,后查實為一租賃戶,女方為三醫醫務工作人員。因為醫務人員上下班問題有相關文件,對此我們咨詢了永紅社區,他們回答是:車輛進院了,就不準再出去,出去了,就不能再進來;最好在附近路旁停靠,出院門后開車上下班,現在不存在違章停車。我們約見了家屬,傳達了社區的意見,對方很配合,同意照辦。另外根據我們的車輛管理辦法,我們不負責給租賃戶提供車位,也請其車輛不要再進入院內,對方表示理解,車輛不再進入院內。
6.上午發現租住在基地院內的一個新疆同志下樓倒垃圾沒有戴口罩,他們的兩個小孩也沒有戴口罩,在院內玩耍,隨即與新疆同志進行交流,發現其并不會說漢語,也聽不懂,只有采取手勢及啞語的方式進行交流,敦促他們盡快進屋,好在他們聽懂了我們的意思,回到了他們租住的屋內。
7.經過幾天的工作,一線人員的防護服有些已經破損,我們及時進行了更換,有些同志還不愿意更換,他們說防護服有限,我們現在不能消耗過多,盡量留有余貨,防止不測。基地領導耐心做思想工作,他們表示,只要不破損,盡量不換。從這個事情上我們也看到了一線人員的可敬、可愛和強烈的責任心及憂患意識。
8.隨著防控工作的深入,工作量、思想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我們的黨員同志,不僅每天都要排查,還要承擔責任,更要應對前所未預見的社會問題,各種社會問題一下子要面對,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如給他們提出低保問題、醫保問題、防控不配合、物資分配哄搶、疑似病人的送醫、工作的不配合、各種矛盾的勸解、急躁情緒的安撫,甚至還有謾罵,等等。到目前為止,我所參與社區工作的黨員都做的很好,贏得了社區的贊揚。當然,我們的黨員也很謙虛,他們說,這些都有基地的功勞,沒有基地科學地調配,他們還要到基地值班,這樣兩頭跑,會牽扯他們大量的精力,還有基地提供的后勤保障、人文關懷等,給他們的工作提供了依靠
9.這是一個遲到的匯報,基地應該檢討。2月23日,永紅社區一篇報道介紹了我所退休人員王生祥同志的事跡,轉述如下:
“若有戰,召必回!”退役軍人王生祥為他退役當年的錚錚誓言做出了別樣的解讀。2月13日,這位退役老兵特意委托永紅社區,代表其本人向奮戰在一線防疫的工作人員捐款5000元,以不一樣的方式支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肺炎疫情爆發后,王生祥老人時刻關注著新冠肺炎疫情動態。每天一起床他就打開電視,看到各級黨員干部、醫務人員舍棄與親人的團聚,奮戰在第一線,讓他非常感動。
王生祥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像我這把年紀了,我不能親自到一線去做工作,但是也要盡自己所能為疫情加油。黨和國家給我們退伍軍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政策,現在該是我們做貢獻的時候了,能盡到一己之力,助力抗擊疫情是我們應該做,也必須做的。”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紛紛獻出愛心,貢獻力量,為堅守在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帶來了陣陣暖意。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不允許失敗的戰爭,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斗,持續發力,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政治擔當,和“硬核”的作風,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同構筑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永紅社區)王生祥同志家庭并不富裕,這幾年還享受著單位的困難補貼,他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一個老同志不忘初心,心系國家的崇高思想境界,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和職工學習,是對我們一線人員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