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長江重要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在光催化降解新煙堿類農藥吡蟲啉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吡蟲啉作為全球常用新煙堿類殺蟲劑,其殘留物已嚴重威脅水生生物及人類健康,開發高效、可持續的吡蟲啉降解技術尤為重要。研究團隊成功合成氧和氰基共修飾的氮化碳(OCPCN),這種新型光催化劑通過引入氧和氰基,構建了給體-受體(D-A)結構,有效促進了電荷的定向轉移,顯著提高了電荷分離效率,使OCPCN對吡蟲啉的降解動力學常數達到0.0377 min-1,是傳統光催化劑氮化碳(PCN)的10.47倍。毒性預測和草魚毒性試驗表明OCPCN反應系統能有效降低吡蟲啉的毒性。
本研究為高效碳氮化物光催化劑的設計及吡蟲啉降解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相關成果論文“Tailoring a Donor-Acceptor Structure in Oxygen and Cyano Group co-modified Carbon Nitride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Imidacloprid Degradation”發表于國際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區,IF=13.3)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