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魚類資源告急,那往長江里多放流一些魚苗不就行了嗎?可是,來自武漢漁政部門的消息卻告訴我們,不能隨意向長江和長江的支流放生魚類,因為有些魚種,特別是外來魚種,不僅不能幫助長江魚類種群恢復,甚至還可能導致長江魚類加速滅絕。
長江已有近10種外來有害物種
據武漢晚報近期報道,在前不久一次取締長江非法捕魚工具的行動中,漁政執法人員從漁民的網中發現了三只巴西龜和一堆死魚。巴西龜繁殖力強,存活率高,搶奪食物的能力比任何中國本土龜種都厲害。如果放生到自然界,由于沒有天敵,它會大肆侵蝕本土生態資源,已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也被我國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此外,近4年來在長江、漢江武漢段還發現了近10種外來“入侵者”,如鱷魚龜、福壽螺、淡水白鯧、革胡子鯰、俄羅斯鱘、匙吻鱘、雜交鱘等。今年還新發現了淡水魚“殺手”――清道夫魚。鱷魚龜很兇猛,不但吃魚還會襲擊人;發現革胡子鯰那一年,漁民反映江里捕不到蝦了;清道夫魚成年魚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還能大量吞食魚苗,很容易在江河中大量繁殖,威脅淡水魚類的生存。
即便放生也最好選“四大家魚”
這些“洋生物”之所以會侵入長江,是市民隨意放生所致,比如常在過年時節買一些所謂“財魚”、“喜頭魚”,然后放生在江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劉煥章說:“一旦外來物種擴散,長江原種資源將受到很大威脅。它們吃我們的魚蝦、魚卵,破壞生態平衡!”
根據我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漁政部門出于保護長江原種資源的需要,進行人工增殖放流使用的苗種,全部是本地種的原種或者子一代,如長江四大家魚――草、青、鰱、鳙。它們全部來自有生產資質的原種繁殖場,經檢驗檢疫合格,無病害,無禁用藥物殘留。漁政部門呼吁:個人放生選擇的水生生物,也要符合上述條件,才是合法合理,對長江和人類有益的。
提醒:放生也有法定規程
我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里,明文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單位和個人自行開展規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的,應提前15天向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增殖放流的種類、數量、規格、時間和地點等事項,接受監督檢查。 (來源: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