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金沙江干流魚類資源瀕臨崩潰。更有專家和相關組織稱,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這無疑給這條中華大動脈發出了“病危通知書”,也是在給長江生態保護再次拉響了紅色警報。(10月20日《燕趙都市報》)
為了經濟的“經濟”,大量污水源源不斷地直排偷排到中華大動脈、華夏兒女繁衍生息的悠悠母親河—長江,而今“病危通知書”發至國人手中。這是怎樣的一種落木蕭蕭的鏡頭,面對“病危”的母親河,作為膝下子女,這是怎樣的一種不敬與不孝。要知道,滾滾長江水中若無魚兒遨游,那就如荒蕪的土地不長草。監測數據表明,長江中“四大家魚”魚苗出生量急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為目前的不足1億尾。
當然,面對這張“病危通知書”,我們并不驚訝,就在肉眼能視的范圍內,幾乎隨處可見污染惡行。一些在江河湖泊邊上拔地而起的藥廠、紙廠、化工廠們,污染可謂比比皆是。水資源安全受到強力威脅,在水系未污染之前人們對污染不警醒,被污染后才不得不去治污,而此時往往已“積污難返”。在被污染的水系與環境面前,治污所耗之人力、物力、財力巨大,并且最終還是“白治”……拿淮河治污來說,國家在2008年以前已先后投入近200億治污費,卻仿佛是向河里打了一個水漂兒,河水由濁轉清,幾乎永不可能。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水系相連、空氣一體。保護江河,需要眾手相握。所以,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簽收下這張 “病危通知書”。因為保護一江清水,人人守土有責。我們需要在警醒中盡快找到救治之策,需要理順環保“一票不否決”的所有制度性阻礙,盡快與國際接軌,清理環保部門隸屬當地政府部門的管理淤塞,最終確保環保局敢執法、能執法、常執法。(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