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業報8月21日訊 日前,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青魚原種場在湖北武漢誕生,將減輕野生青魚的捕撈強度,保護長江魚類資源。
位于黃陂武湖之濱的武漢青魚原種場,投資428萬元,實現儲備青魚原種親本3000組,年繁育青魚苗種1億尾、大規格青魚種2萬公斤,漁業年產值1000萬元的能力。通過農業部專家組驗收,達到國家標準,改變了水產大市武漢沒有正規魚類原種場的歷史。
青魚是長江四大家魚之一。武漢市場年消費量約1.5萬噸。原種場里,20斤以上的大青魚成雙成對地生活,專門負責“多生孩子”。原種場從長江和天然大湖捕撈成年青魚培育成親本,可避免近親繁殖,產下的魚苗賣到良種場,良種場再繁殖,賣給養殖戶,長成后成為餐桌美味。論輩份,原種是“爺爺奶奶”,良種是“爸爸媽媽”,市民吃的是第三代。
市農業局水產處處長毛漢奇說,四大家魚中,青魚最貴。它產量小,武漢水產品年產量46萬噸,它只占3%。市場上買不到魚苗,會增加長江的捕撈負擔,催生近親繁殖、藥物催產等不規范行為。建成國家級青魚原種場后,漢產魚苗將更有品質競爭力,長江資源也可得到保護。(來源:湖北水產政務網)